Skip to content

Digital Advertising

你了解自己的顧客嗎?有關LTV的迷思

Table of Contents 在搭建營銷Campaign前,其實了解顧客的終生價值(Lifetime Value/LTV)是極為重要的一步。基本上這個數字自己主宰了Campaign可以投放的資金,以及需要的策略。那麼到底LTV是什麼的一回事? LTV的定義 顧客終生價值的意思,就是每位顧客一生中會為公司帶來的收益。至於它的計算方法其實很容易明白。 LTV估算方法 以服裝店作為例子,我們首先需要找出顧客每次平均消費的金額。 假設顧客消費過4次,總共消費了$1,000元,那麼平均一次的消費金額便是$250了。 有了平均消費金額後,我們再需要找出平均的消費頻率。 假設顧客每月消費一次的話,一年下來便會消費12次了。 然後我們需要估算平均顧客壽命(不是他們生理上的壽命,而是作為顧客進行消費的壽命)。 假設在100位顧客的樣本中,我們估算到平均每位顧客會消費2.5年。 最終,我們便可以透過這條公式計算顧客的終生價值: 平均消費金額x平均消費頻率x平均顧客壽命 = $250 x 12 x 2.5 = $7,500 LTV對營銷活動的意義… Read More »你了解自己的顧客嗎?有關LTV的迷思

Thumbnail with a man using a laptop to access Facebook Ad Manager

提高Facebook/IG A/B Test成效!Ad Manager 4大A/B Test要點

Table of Contents 筆者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A/B Test其實就是用來驗證假設的工具。當你構思到一個可能提高廣告效益的假設時,A/B Test就能夠科學化地幫你驗證假設的實際影響。 不過,如果A/B Test的結果並不準確的話,我們反而會誤信不正確的實驗結果,然後在將來浪費更多的金錢於效益較低的廣告設定,得不償失。 因此,我們學會如何設定A/B Test之餘,亦必須謹記以下的要點來確保A/B Test能夠給予準確的結果。 要點1:測試變數 如果同一組A/B Test有兩個或以上的變數,即使其中一個版本的廣告或廣告組合跑出,都很難總結是因為哪一個因素影響。因此,每一組A/B Test都只改變一個變數,才是合理的做法。 具體一點來說,例如你設定了一個A/B Test,而兩個版本都有不同的廣告文案(變數A)和不同的投放觀眾(變數B),即使其中一個版本的廣告跑出,我們亦不能夠總結到底是變數A或是變數B導致實驗出現這樣的結果。 如果你想同時測試兩個或以上的變數,則應該使用多變量測試(Multivariate Test)。 簡單來說,例如你希望測試變數A和變數B,而每個變數都有兩個版本的廣告,那麼整個實驗則需要4則廣告:A1 + B1,A2 + B1,A1 +… Read More »提高Facebook/IG A/B Test成效!Ad Manager 4大A/B Test要點

Thumbnail of cubes spelling A/B testing

如何設定A/B Test?Facebook Ad Manager教學

Table of Contents A/B Test 簡介 如果你對A/B Test感到陌生,卻又想自行優化投放在Facebook/Instagram的廣告,這篇文章應該可以幫到你。 其實A/B Test的作用很簡單:驗證提升廣告成效的假設。 例如你設計了一個版本的廣告後,覺得另一個廣告標題的表現可能更好。為了驗證你的假設(A種類的廣告標題比B種類的廣告標題更高效益),你便需要設定A/B Test來把廣告費投放到兩款廣告,來觀察它們的表現。 A/B Test在廣告投放的最大好處,就是省卻了利用主觀邏輯來推斷廣告成效的手法,而是直接採用客觀的方式來比較不同廣告版本的成效。 新增Campaign 如果你之前完全沒有在Ad Manager中製作A/B Test的話,在Ad Manager中加設A/B Test的步驟並不複雜。首先,你需要新增一個Campaign 新增Campaign時揀選A/B Test 揀選A/B Test 分類(稍後會談及這四個分類)和揀選版本數量… Read More »如何設定A/B Test?Facebook Ad Manager教學

Thumbnail with iPhone having the app of Facebook on the screen

20個Facebook Ad Manager投放廣告必懂的術語

Table of Contents Facebook Ad Manager是眾多社交媒體之中數據較為齊備和選項比較自由的廣告投放工具。雖然它的功能十分齊全,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Facebook Ad Manager界面上很多的數據都會令人感到十分困惑。 因此,這篇文章將會解釋20個在Facebook Ad Manager中較為常見的廣告數據。 Impression(曝光次數) 當廣告在用戶畫面中顯示一次,則會計算為一次曝光。 如果廣告載入Facebook後,用戶不斷上下滑動畫面經過廣告,這個情況依然會當作一次曝光。但如果同一廣告第二次載入Facebook(例如用戶重新開啟Facebook App),然後再出現在畫面的話,就會被計算作第二次曝光。 Reach (觸及人數) 看過廣告一次或以上的人數。 同一用戶無論看過廣告多少次,都只會被計算為一個觸及人數。 Frequency(頻率) 每個曾經看過廣告的人,平均看到廣告的次數。 頻率其實就是曝光次數除以觸及人數的數值。例如曝光次數是20而觸及人數是10的話,就代表每個人平均看了廣告兩次。 頻率最低的數值為1(所有看過廣告的人都只看了一次)。 CPM/Cost Per… Read More »20個Facebook Ad Manager投放廣告必懂的術語

Thumbnail of Sparka Digital's blog post about Facebook ad deployment

廣告費暴增3倍?Facebook廣告目標設定實驗

Table of Contents 筆者向來於Facebook 設定宣傳活動(Campaign)時,從來都本著“不跟Facebook撒謊”的心態設定Campaign的目標(Objective)。除了因為官方建議才這樣做之外,筆者本身都相當信賴Facebook投放廣告的演算法,因此一直以來都沒有試過嘗試挑選錯誤的Campaign Objective來發掘演算法的漏洞。 不過,筆者依然為了驗證Facebook廣告目標對Campaign成效的影響,做了一場小實驗。 Facebook 宣傳活動(Campaign)目標 在Facebook Ad Manager 新增Campaign時,Facebook提供以下的Objective選擇: 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 觸及人數(Reach) 流量(Traffic) 互動(Engagement) 應用程式安裝(App Installs) 觀看影片(Video Views) 開發潛在顧客(Lead Generation) 發送訊息(Messages)… Read More »廣告費暴增3倍?Facebook廣告目標設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