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June 2020

Thumbnail of Sparka Digital's blog post about conversion rate optimization of landing pages

白白浪費75%的網頁流量!客戶個案分析【登陸頁面設計】

Table of Contents 登陸網頁的設計哲學 登陸網頁(Landing Page)作為線上購買產品的熱點,它說得上是主宰線上營業額的重要角色。因此,設計登陸網頁或銷售頁面所需要的思維,與網站裡其他的頁面並不一樣。 這次,我們將會從Sparka Digital其中一個客戶個案中,總結出4個提升登陸網頁轉化率的方法,幫助你獲得更多線上顧客。 客戶個案 今次的客戶是一間開發手機App的公司。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訂閱應用程式中Premium Membership的用戶。除了優化他們的Facebook廣告之外,我們亦為了提升應用程式的下載量而重建了他們的網站,包括登陸頁面。 由於客戶自己並沒有開發網頁的經驗,因此他們在網上自學WordPress的基礎知識後,便自行搭建了一個較為簡陋的登陸頁面。 說真的,筆者第一次到訪他們網頁的時候,心底裡覺得網頁的設計真的頗為糟糕(不要見怪~)。基本上,所有常見的設計錯誤都出現了在他們的登陸頁面之上。但往好的方向去看,筆者亦因此在項目開始前,已經大概預計到網頁翻新後的進步幅度會很大。 接下來我們將會談談,4個在個案中見到的常犯錯誤,和對應的解決方法來提升網頁的轉化率。 錯誤1:為寫而寫的內容 不少人以為一個好的網頁必須具備豐富的文字內容。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網頁的內容能否為到訪者帶來價值/引起他們的興趣,而並非文字的分量。 如果1-2句的文字就能夠概括產品賣點的話,那麼筆者先恭喜你!因為至少你的產品定位應該較為清晰。記著,千萬不要為了拖長內容,而加入大量對讀者沒有價值的內容。 以我們的客戶為例,其實他們的應用程式只有2個簡單的賣點,但他們卻為了令登陸網頁的內容看上去更加飽滿,而把介紹產品的文案拖長至400字左右(我們把文案重寫後只有39字)。 今時今日,大多數人瀏覽網頁時的注意力都非常有限,如果我們讓讀者連續看見幾段他們不太在乎/欠缺價值的內容,他們很可能就會直接離開網站,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要把登陸頁面的內容拖長。 以Apple的官網為例,其實介紹產品的文案絕對不需要很冗長 錯誤2:只有一個CTA按鈕 外國有一些A/B Test證實了嵌入兩個或以上的CTA按鈕於網頁內,可以明顯提升網頁的轉化率。到底為什麼重複的CTA按鈕可以提升網頁的轉化率? 這是因為很多時候,觀眾並不會記住網頁元素的位置,包括CTA(Call to… Read More »白白浪費75%的網頁流量!客戶個案分析【登陸頁面設計】

Thumbnail of Sparka Digital's blog post about the types of common lead magnets

什麼是Lead Magnet?7款Lead Magnet助你增加銷量

Table of Contents 相信有使用Email List來進行推廣的公司,對Lead Magnet一詞絕對不會感到陌生。 無論公司的業務性質如何,利用Email進行個人化的推廣或多或少都能夠幫助公司促成買賣。 因此,如果你對Lead Magnet並不熟悉,又或者不知道自己可以製作什麼類型的Lead Magnet,這篇文章一定可以幫到你。 什麼是Lead Magnet? 試想想,如果你希望跟潛在客戶繼續聯絡,慢慢與他們建立互信的話,你首先需要什麼東西? 沒錯,就是他們的聯絡資料了。 這就是為什麼線上生意往往希望收集用戶的電郵地址。 有了潛在客戶的Email,你便可以透過不同方法繼續增強潛在客戶對品牌的信心,甚至把名單上的人轉化成客戶。 以下是一些基於Email List進行營銷的例子: 於Email中推廣有價值的內容,建立信任 於Email中展示用戶評價,令潛在客戶對產品/服務更有信心 直接在Email中提供促銷折扣給予訂閱了Newsletter的用戶 總而言之,建立高質素的Email List對數碼營銷基本上百利而無一害。 不過,你很難無緣無故要求一個剛剛接觸你品牌的人,雙手奉上自己的Email。因此,你需要給他們一些甜頭。 而這些甜頭就是Lead… Read More »什麼是Lead Magnet?7款Lead Magnet助你增加銷量

Thumbnail of Sparka Digital's blog post about Facebook ad deployment

廣告費暴增3倍?Facebook廣告目標設定實驗

Table of Contents 筆者向來於Facebook 設定宣傳活動(Campaign)時,從來都本著“不跟Facebook撒謊”的心態設定Campaign的目標(Objective)。除了因為官方建議才這樣做之外,筆者本身都相當信賴Facebook投放廣告的演算法,因此一直以來都沒有試過嘗試挑選錯誤的Campaign Objective來發掘演算法的漏洞。 不過,筆者依然為了驗證Facebook廣告目標對Campaign成效的影響,做了一場小實驗。 Facebook 宣傳活動(Campaign)目標 在Facebook Ad Manager 新增Campaign時,Facebook提供以下的Objective選擇: 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 觸及人數(Reach) 流量(Traffic) 互動(Engagement) 應用程式安裝(App Installs) 觀看影片(Video Views) 開發潛在顧客(Lead Generation) 發送訊息(Messages)… Read More »廣告費暴增3倍?Facebook廣告目標設定實驗

Thumbnail of Sparka Digital's blog post about site speed optimization

4招輕鬆提升網頁載入速度

Table of Contents 網頁速度與用戶體驗 相信很多缺乏網頁開發經驗的人,都會碰到網頁載入速度過慢的問題。網頁載入速度與品牌的線上用戶體驗息息相關。假如網頁等了10秒依然沒有任何東西出現的話,不難想像瀏覽器另一端的用戶將會感到很不耐煩。 因此,一個好的網頁除了外觀吸引,容易使用外,還需要顧及載入速度,才能營造出良好的用戶體驗。如果你的網頁為了美化外觀而犧牲了其功能性,其實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載入速度對生意的影響 網頁速度過慢對銷量的負面影響,可以在兩個層面體現: 轉化率(Conversion Rate) 網頁流量(Site Traffic) 從轉化率的角度出發,外國的研究指出,網頁載入的首5秒之中,平均每多加1秒的載入時間,轉化率就會下跌超過4%。因此,過慢的載入速度會直接令你失去原本有機會消費的潛在客戶。 另外,從網頁流量的角度出發,Google一直以來都強調網頁速度是影響搜索排位的因素之一。雖然坊間就網速對搜索排位的影響有多大並沒有一致的結論,但從常理推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Google必定會優先推薦用戶體驗較佳的網頁。因此,載入速度過慢或多或少都會降低網頁的自然流量(Organic Traffic)。 如何測試網頁速度 Google PageSpeed 是最常用的網頁測試工具之一。只需要輸入自家網站的URL,然後稍等一會,PageSpeed就會總結網頁的速度表現。 PageSpeed會顯示網頁的綜合分數,並列出有關網頁速度的問題,和建議的解決方法。用家亦可在上方選擇觀看行動版和電腦版的數據。 Google PageSpeed界面中,會顯示改善網頁的建議。左上角可以選擇行動版和電腦版的數據。 接下來,筆者將會介紹一些較為容易實行的方法來提升網頁的速度。 方法1:優化圖片 筆者在幫助客戶解決網頁速度的問題時,最常碰到的毛病就是沒有優化的圖片。… Read More »4招輕鬆提升網頁載入速度

Thumbnail of Sparka Digital's blog post about thumbnail designs

5個方法製作吸引觀眾的Facebook/Instagram縮圖(Thumbnail)

Table of Contents 有不少Freelancer/中小企的老闆在創業初期,都要自己親自動手去製作內容。可是,筆者發現很多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內容的第一觀感都不太能夠吸引用戶目光。 因此,筆者之前在Instagram發布了一篇有關縮圖製作的貼文。不過礙於Instagram輪播(Carousel)貼文10張圖片的上限,在貼文裡面不能夠深入講解每個方法。所以今次特意寫下這篇文章來探討每一個增加縮圖吸引力的方法。 縮圖的重要性 所謂人靠衣裝,Facebook和Instagram的內容同樣需要一張好的縮圖(Thumbnail)來包裝自己。一張好的縮圖除了能夠增加內容的流量外,還能夠協助觀眾理解自己的內容。因此,學會製作縮圖是社交媒體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基石之一。 時間分配 筆者接觸過不少經營Facebook/Instagram專頁的人,包括負責管理專頁的員工,或中小企的創辦人等。他們很多時候在製作內容的時候,都犯了同一個毛病,就是花太多時間/精力來設計內容,而忽略了縮圖設計。 把縮圖設計當作內容製作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常犯的錯誤之一。由於內容製作所需的時間難以準確估計,如果縮圖設計是最後一環的話,製作者就會很容易在超時的情況下,為了完成整篇內容而在設計縮圖時草草了事。 假如你的縮圖不能夠吸引觀眾點擊的話,無論後續的內容有多精彩,都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先把精力花在縮圖設計上,才是最合乎邏輯的做法。 筆者建議在訂下內容大綱後,便先製作內容的縮圖。這樣設計縮圖的時候,感覺上會沒有那麼匆忙。而且心境平靜的時候,往往能夠設計出質素最好的縮圖。 方法1:明顯的文字 很多剛開始製作Facebook/Instagram內容的人,都會因為害怕圖片設計過於奇怪,而不敢放膽利用文字創造出吸睛的設計。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很多Facebook/IG專頁的內容,都利用極明顯的文字來設計縮圖。主題的文字在這些縮圖上常常佔了超過50%的寬度。 文字設計不夠放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設計者會使用Desktop/Laptop來設計內容,而大部分觀眾都是在手機上觀看內容。Desktop/Laptop畫面上很巨大的文字,放到手機上展示時,其實不會十分礙眼。因此,製作內容時,不妨嘗試增加文字佔用的空間。 設計縮圖時,文字的利用可以大膽一些(圖為外國設計師Chris Do的IG內容,可見文字佔了縮圖超過80%的寬度) 但如果你希望使用Facebook付費廣告推廣內容的話,由於Facebook演算法並不推薦文字佔用過多空間的廣告,並有可能降低該廣告的觸及數,因此這個方法可能不適合你使用。 字體的可讀性 另一個要注意的重點,是字體的可讀性。雖然一些可讀性較低的字體可以營造出富藝術感的設計,但由於絕大部分用戶使用Facebook/Instagram時,都會不停地滑動內容,因此如果他們不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內容的話,他們便會繼續瀏覽其他內容。 之前筆者用了一則Facebook廣告進行A/B Test,結果發現,使用可讀性較低的字體(例如Script類的字體),會令廣告點擊率(CTR)相比正常版本下跌超過20%。如果你之前進行類似測試,而結果並不一樣的話,歡迎在留言欄跟我們分享。… Read More »5個方法製作吸引觀眾的Facebook/Instagram縮圖(Thumbnail)